項鍊灣 THE COAST

The Coast
11'06"
two-channel video installation
2011
 
   
 
















雙畫面-final(小字幕)-修改20130511 from fanhsiaolan on Vimeo.
































This is a double projection video installation with a narrative similar to a confession or indictment, simultaneously voicing the minute but resolute will of the narrator. In the backdrop of the coastal line, nature and avatars of women, the video alludes to the long-term land development issues induced by racial, cultural and economic differences. Through combination, implication, blank-out or fragmentation of images and literary texts (language), it aims to manifest the politics of land identification in a daily but nonetheless mysterious atmosphere.

For me, the video cannot exist on its ow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hooting process comes no less to the final production, inferring to the fact that each interaction and life experience are equally important to the video itself. Because each of these sparks in everyday life influence memory, concept and the shooting process, which eventually evolve into a ceaselessly accumulating and altering body. In addition, the years of shuttling between the city and the tribe—the physical shift in dimension—has often produced subtle alterations in both physicality and mentality. The increased sensitivity to the environment has also enabled one’s imagination, cognition and status quo to be in constant agitation. Therefore, if we neglect the details and clues in the process, then the video would have lost its meaning, even if it unlocks several topics and dialogues in its irreversibly self-contained state


這是一個雙投影的錄像裝置,影片以類似告白或訴說的形式呈現著微小卻堅定的意志,以海岸、自然以及女性的化身為背景,並藉此透露當地因為不同族群文化與經濟差異所引發出的長期土地問題。透過影像與文字(語言)之間的結合、指涉、空白或斷裂,在一種帶有日常性的暗幽神秘氛圍之中,凸顯著關於土地認同的政治性。
對我來說影片並不是單獨的存在,在創作期間過程的比重並不亞於拍攝成果,也就是生活的經歷與交涉的過程和影片同樣重要。因為每一個日常中的小火花,都逐漸影響著記憶、概念以及拍攝方式,變成一個不斷累積也不斷變化的整體。另外,這幾年往返於都市與部落之間,身體的移動讓時空的轉換經常產生心理上與生理上的微妙變化,對環境的敏感卻也讓所有的想像、認知與實質現況不斷地在腦海中激盪與辯證。因此如果忽略過程中其它的細碎線索,那麼影片等於直接失去了它最重要的意義,即便它以不可逆的封閉姿態開啟了許多可議的話題空間。









─2011,夏天  2011,summer

感謝名單
攝影:張鎮瀅
攝助:呂駿、陳淇榜、劉頴翰
演員:陳思含、王荷瑄、陳彥君
音樂:再見!那央!
旁白:呂駿、呂學卿
錄音:林聖文、毛琮文
場地協助:馬浪‧阿雄、船長的飛魚、升火工作室

Thank List
Camera Operator:Chen Ying Chang
Assistant Camera Operator :Akwe Lu、Chen Chi Pan、Liu Ying Han
Actress:Vanessa Chen、Wang Ho Hsuan、Jammie Chen
Music:Goodbye! Nao!
Voice:Akwe Lu、Lu Hsueh Ching
Production sound mixer:Lin Sheng Wen、Mao Tsung Wen










范曉嵐的「內心戲/溫柔地革命」(2011
文/陳昱仁

寫在前面:范曉嵐的「內心戲/溫柔地革命」原本於2011年展於城中藝術區(11.412.28),展覽中包括了三組作品,〈不只是她〉(20092010),〈項鍊灣〉(2011),以及〈聽他們說〉(2011)。目前這幾件作品的影像可見於藝術家的個人部落格「Fan, Hsiao-Lan」(http://fanhsiaolan.blogspot.tw/)中,讀者可自行參詳。
──────


范曉嵐的〈項鍊灣〉以面臨不當開發威脅的東部海岸為主題,一方面強調先於危機存在、與自然長期共生的生活具有其自主性,同時也將女性的角色帶入社會抗爭形式的思考裡。在這樣視角下,展覽的標題「溫柔地革命」不僅是針對外在的威脅,也以極委婉的方式對內開展現代生活中的複雜性。

影片一開始是從海上回眸海岸的綠色山廓。鏡頭浮載浮沉,提示出這是在漁船上,傍海為生者日復一日所見的景象。這同時也是藝術家的視角,透過她的影像,原本在地尋常的生活片段成為觀眾眼中的美麗景色。疊合著不同觀看角度,透過旁白,所有人都很清楚這樣的景色不會永遠如此,這是一個可能消逝的景象。

受到威脅的不僅是地貌,還有在地生活。在「幻想的海岸」裡,女性很快地出現,穿著一般衣物在海邊戲水。范曉嵐十分善於在一個獨立的場景裡,補捉角色在習慣鏡頭、身心進入情境後展現出的自發、偶然的行動,配合著夕陽下的海景,其中流露的生活感彷彿與自然環境共生,在歡快的意象裡,時間也彷彿暫時地被懸置。

然而,這些如神話般的景象只是開始。「溫柔地革命」並不止於生活權的宣示,更在於揭示神話背後的構造。三名女子不僅是日常生活的演示者,同時也是各種法則的「僭越者」。場景向上移至岸邊的山坡地,如今三名女子穿著一樣的黑衣,如進行儀式般地做著粗重的工作:將竹簍裡的漂流木取出,放置在特定位置、除草至畚箕裡,以及整地等等。

這個儀式顯然意不在重現原住民的祭典,旁白告訴觀眾「聽說,這裡的海邊/並不歡迎女人靠近/尤其是漁獲的時節與夏天的海祭,方圓五十公尺內嚴禁女人。」現代生活打破了傳統禁忌,也為前一個嬉水場景疊加了不一樣的言外之音。另一方面,女子不只踏進了原本禁止女性進入的原住民傳統領域,藉由撿拾漂流木,她們也挑釁所謂國家的律法──在律法裡,傳統領域的漂流木不屬原住民,而是國家的木頭。

這些細節在儀式的掩護下並未被直接言明,就儀式本身而言,在城中藝術區的展覽裡還展出了〈聽他們說〉(2011),展品之一為田野記錄般的攝影集,除了包括漂流木的照片外,其中一張照片是當地部落的婦女收集蘆葦草作為編織的材料,在日常生活裡她們也承擔了農耕等大部分的粗重勞動。這是非常傳統的性別分工,如今透過作品影像,女性勞動藉由女性自主的儀式,從日復一日的日常泥沼裡被拉拔出來。儀式進行的其中一幕,用來裝草的畚箕像是墓碑般地立於坡地的上方,儀式最後女子迎著風手臂微張。她們要的,是重生。

何以要有這樣的儀式呢?這是因為唯有如此,現代性的後果才得以透過女性的角色進行更細緻的審視。這些後果,除了最為明顯地,不當開發對地景的破壞預感外,藝術家更看出為了對抗而再現的傳統單線敘事──縱然是弱勢者的傳統或歷史──仍舊隱含著內化的暴力:因為女性在其中一直是處於被壓抑的地位。

在這之中,所謂的「革命」也隱含著對於現代藝術內部的策反。在現代主義裡,反敘事一向被當成創作的基本原則。〈項鍊灣〉雖然在開始及最後都言明「我並不打算要告訴你一個故事」,但也不是基於反敘事的信仰,而是因為從當下的生活裡,就可以看到所謂的故事,背後必然歷經記憶有意無意地抹去、選擇與編修,因此與其說這是一則故事,不如說更像是羊皮紙上的筆跡。

我們僅能從示現當下生活之中推測過去,而這樣的生活註定是斑駁而難解的現實。從這一點出發,正標示出〈項鍊灣〉的當代性創作起點,而這樣的當代性後來在張恩滿〈競技場〉(2012)裡也可以見到。她們的作品與1990年代盛行的「台灣主體性」比起來,對於(主體性)本身有更多的內省,也更勇於呈現其內在紛雜的矛盾與不和諧音,同時她們也都試圖在這個立場上,藉由作品進行再主體化的嘗試。

〈項鍊灣〉的最後一個場景可以說這種當代性裡,異質共存的驚人展現。這裡仍舊保持先前場景中生活化的自然效果,難以刻意為之,過程中也依然能隱約感受到性別分工的現象。不過在這之上,整個場景還包含了藝術創作者與在地生活者間的關係。在城中藝術區原本的展場裡,投影銀幕前還放了一個小台座,上面放著化妝用品、隨身衣袋,以及更重要的,煙、打火機與煙灰缸。從一開始,無論是美感或是創作觀點,藝術家自身作為外在介入者的角色,始終讓這種創作視角處在焦慮不安當中,而且顯然地,藝術家對此也無意躲避或偏執一方。

圍著圓桌吃飯的場景看起來饒富趣味,特別是其中原本的三位女子也重新穿上海邊的便服。在權力關係上,此時她們與在地居民之間,相當程度上是透過賓主關係圓融了外來者/在地者間的人際距離與張力。在這裡面,圓桌為這種社會儀式帶來了更為有趣的隱喻,它意味以盛情款待作為禮物──包括了台啤、各式菜色豐富的佳餚──將客人帶進家門裡(househood),使其宛若家庭的一份子。

家庭或是家族,乃是所有故事的原型與根源,而當「僭越者」也被納入時,在這之中同時存在著真誠的交往,亦並存著批判的距離。這樣的情境遠不只是內心戲,或許也正是藝術家在進行創作時,自身經歷的真實寫照,而該寫照同樣也映射在其作品裡,尋求異質共存的再主體化過程之中。